黑客露警当盯上e基据泄你的因数示录
作为一位长期关注数据安全的观察者,我不得不说23andMe最近的这次数据泄露事件着实让人心惊肉跳。这家全球知名的基因检测公司最近证实,黑客利用"撞库"这种老套但有效的攻击方式,窃取了大量用户的个人隐私信息。
黑客的"钓鱼"把戏:利用老密码撬开新大门
让我来解释下这个"撞库"攻击是怎么回事。想象一下,很多人习惯在不同网站使用相同的用户名和密码组合。黑客们就抓住这个漏洞,把从其他网站泄露的账号密码"回收利用",像拿万能钥匙一样挨个试开其他平台的账户门锁。23andMe初步调查显示,黑客很可能就是这样得手的。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次泄露似乎特别针对德系犹太裔用户。黑客们在暗网上大肆叫卖这些数据,价格从1美元到10美元不等,跟卖白菜似的。据BleepingComputer报道,泄露的数据包罗万象——从你的全名、生日到基因血统分析结果,应有尽有。
DNA数据:比信用卡更危险的"数字遗产"
我特别想强调一点:DNA数据泄露可比信用卡被盗严重得多。美国国家反情报与安全中心早在2021年就警告过:"你的DNA是独一无二的数字遗产,它承载着你整个家族的秘密。"信用卡丢了可以补办,但DNA信息一旦泄露,影响的不仅是你自己,还可能波及你的亲戚甚至子孙后代。
记得我采访过的一位网络安全专家曾打过一个形象的比喻:普通数据泄露就像丢了家门钥匙,而基因数据泄露则相当于把整个家族的族谱和医疗档案都拱手让人。
行业警示:基因隐私保护的紧迫性
23andMe声称系统未被直接攻破,但这次事件还是暴露了基因行业的隐私保护短板。这家拥有1400万用户基因数据的公司,现在必须面对一个残酷的现实:在数字化时代,连最私密的基因信息也不再安全。
我个人建议所有基因检测用户:立即开启双因素认证!这就像给你的数字基因库加装第二道防盗门。同时要养成每个网站使用独特密码的好习惯,别让黑客有机可乘。
据统计,2022年平均每秒就有10个账户数据被泄露。在这个数据裸奔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提高警惕。毕竟,当黑客连你的DNA都想偷的时候,我们真的该好好思考:数字时代的隐私底线到底在哪里?
(责任编辑:访谈)
-
昨天刷朋友圈时看到一位在4E工作的朋友晒出了他们的新产品,这张小小的卡片可真是让我眼前一亮。作为一个经常抱怨"钱躺着不干活"的理财小白,4E金融卡确实戳中了我的痛点。为什么传统数字货币卡总让人不爽?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每次用某款加密卡消费,都要提前把USDT转到指定钱包,看着这些钱在那干等着,心里特别不是滋味。就像我上周去香港出差,为了省手续费用了某知名加密卡,结果发现汇率损失比省下的手续费... ...[详细]
-
作为一名在金融科技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分析师,每年这个时候都能感受到美国加密会议季带来的独特氛围。各种关于"机构即将入场"的讨论不绝于耳,但说实话,这种笼统的说法往往掩盖了一个重要事实:在美国,"机构"这个词包含的内容实在太丰富了。就像你不能把苹果和橙子混为一谈一样,我们也需要细致地区分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对加密资产的态度。保守派:养老基金与捐赠基金这些大型资产配置者的谨慎程度简直堪比古代的守财奴。记... ...[详细]
-
说实话,作为长期关注加密市场的观察者,我已经很久没看到XRP这么精彩的技术面了。在经历了长达三个月的阴跌后,这个曾经风光无限的币种终于露出了些许转机。要我说,0.473美元这个位置简直就像足球场上的禁区线,守住了就能发起反击,失守了就可能面临更大的危机。关键支撑位:多空博弈的分水岭记得上个月和朋友喝咖啡时聊到XRP,当时我就特别强调要关注0.47-0.48这个区间。现在看来,市场确实在这个位置表现... ...[详细]
-
最近卡尔达诺(ADA)的走势真是让人揪心啊!就像在悬崖边跳舞一样,它一直在0.26美元这个关键价位上下徘徊。作为一名老韭菜,我太明白这种行情意味着什么了——要么是黎明前的黑暗,要么就是暴风雨的前奏。说实话,看着ADA现在的价格在0.249美元附近挣扎,24小时又跌了2.1%,我心里也挺不是滋味的。记得上个月底它还从0.24美元一口气涨了12%,那叫一个痛快!可谁能想到中东局势突然恶化,就像晴天霹雳... ...[详细]
-
10月12日的午后阳光正好,在香港交易广场HashKey Group总部会议室里,一场关于虚拟资产未来发展的深度对话正在热烈展开。作为行业观察者,我有幸参与了这场由HashKey Group和HKVAC联合主办的高规格研讨会,真切感受到了香港这个金融中心在虚拟资产领域的蓬勃活力。现场座无虚席,不少从业者专程从内地赶来。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不同于一些浮于表面的行业论坛,这次活动云集了真正在推动行业发展... ...[详细]
-
最近华尔街大佬们都在聊什么?以太坊财库公司BitMine绝对是个热门话题。2025年8月那场Bankless的访谈我记忆犹新,BitMine董事长Tom Lee侃侃而谈的样子还历历在目。这位华尔街老将不仅透露了他们要买下5%的ETH供应量,更让人深思的是他谈到的mNAV溢价现象——明明财库公司囤了这么多ETH,价格怎么还在4000美元以下徘徊?说实话,这个数字游戏让我想起2008年次贷危机前的某些... ...[详细]
-
最近我观察到一个有趣的现象:机构投资者们正面临着一个甜蜜的烦恼。在构建数字资产储备时,他们不得不在比特币和以太坊这对"双子星"之间做出抉择。说实话,这个选择题可比当年我纠结买哪只基金难多了。传统与创新的碰撞记得前几年,几乎所有机构都对比特币情有独钟。这完全可以理解——比特币就像金库里的金条,总量永远锁定在2100万枚,这种可预测性让保守型投资者倍感安心。但最近风向似乎变了,越来越多的新兴数字资产管... ...[详细]
-
美联储鹰声回荡 比特币应声下挫 今晚CPI数据将成关键转折点
资本市场永远都在上演着"听风就是雨"的戏剧性场面。这不,美联储官员们刚放出几句狠话,比特币马上就不争气地跌了近3%。说实话,我在这个市场摸爬滚打十几年,早就习惯了这种一惊一乍的行情。美联储那帮决策者们最近在开会时,一个个都像是吃了火药似的,强调要把收紧货币政策进行到底。这话听着吓人,但仔细想想也在情理之中。这帮经济学家整天就盯着2%的通胀目标不放,生怕通胀这个怪兽死灰复燃。不过话说回来,他们自己也... ...[详细]
-
今天早上起床刷新闻时,发现加密圈又热闹起来了。作为在这个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我习惯性地梳理了一下昨晚到今天的重要动态,不得不说行业变化真的太快了。平台动态Coinbase又要上新币了,这次是Vara Network的代币VARA。说实话,现在交易所上新币的速度比我换手机壳还快。关键是这个项目还挺有意思,获得了Polkadot创始人Gavin Wood的支持,看来有点来头。不过作为一个老韭菜的... ...[详细]
-
昨天的行情真是漂亮啊!ETH精准回踩1610后强势反弹,最高冲到1645,完全印证了我们的预判。这波多单操作稳稳拿下30点收益,看着账户里数字的增长,不得不感叹市场总会奖励那些有耐心的人。从小时图来看,ETH的反弹势头依然强劲。均线系统呈现教科书般的多头排列,价格稳稳站在紫色MA50均线之上,这种技术形态看着就让人安心。不过老话说得好,没有一帆风顺的行情,1640-1660这个压力区可是个硬骨头,... ...[详细]